师傅虽有一万(林前 4:14-21)

王怡
证道经文:
哥林多前书 4:14-21
显示

弟兄姊妹,主日平安。

保罗在第四章的开头,他说到他是基督的执事,就是仆人。但是在这里,他用了一个大胆的、看起来好像有一个很骄傲、很强烈的一个比喻。他称自己是提摩太的父亲,因为“提摩太是在主里面我所亲爱的、衷心的儿子。”他也称哥林多教会的会众是“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他用父母跟子女的关系来比喻。

我们来回顾之前讲过的,说“保罗提醒我们在天使和父的面前唱了一台戏”,其实他是来责备哥林多人的一种“成功神学”——“他们以为自己饱足了,以为自己已经作王了”。他们所信的其实是一种作为过渡实现的末世论,他们以为蒙取了恩典,成为神的儿女这一个属天的祝福,在这个地上、在这个肉身里面,罪已经临到他们了,所以他们已饱足、已作王。那这个作王的意思,也就是关于治理, 就是基督徒是不是与主一同做王?是的。但是,基督徒与主一同作王的方式是什么?保罗接下来就提到他的患难,那个作王的方式其实是受苦——十字架就是我们做王的方式。我们是不是在耶稣基督里已经得了一切的丰富、得了一切的饱足?是的。但是那饱足和那丰富,在这个地上、在这个肉身的处境里面却显出来是缺乏的、是贫穷的、是被藐视的。所以,保罗用强烈的对比——就是他所经历的患难——他在那患难当中、在受苦当中成为一台戏。这不是喜剧,因为我们真的有泪水;这也不是悲剧,那是什么? 如果我们用这个世界的一个词来比喻,我想最贴切的词就是“史诗”。因为我们的生命、我们的时间、我们做的那台戏乃是在上帝的手中。而历史是主的历史,求耶和华引领我们,这就是史诗。

一、是师徒还是父子?

保罗用自己的患难和他的十字架道路与众多教会中信徒的成功神学之间有一个对比,然后他在14节中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这是一个转折,因为你会觉得保罗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保罗的话实在是太严厉了。因为,从第一章看到第四章你会发现,最严厉的话是在第四章,就是好像越说越严厉了。但是,这个时候保罗突然有一个转弯,他说,我写这话不是叫你们羞愧。为什么?他说,我要是警戒你们,好像我所亲爱的儿女一样,接下来就突然转了一个口气,也转了一个比喻,就是父母跟子女的比喻,父亲责备孩子不是为了叫他羞愧。当然有的时候我们做肉身父母的,实在气坏了,也说几句讽刺的话。但是他们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羞愧从此退缩,父母的目的是为了让这个孩子向前。所以,保罗在这里说“你们体会主的心,乃是看你们好像我亲爱的儿女一样。”
我们在这段经文当中也看到三个对照。第一,父亲跟儿子的关系。第二,言语和权能。在20节里面说“因为神的国不在乎言语,乃在乎权能。”第三,慈爱和刑杖。在这样一个对比中我们看到,保罗在第四章里面既讲使徒们是仆人,但是他们又有权柄获得尊重,他们是效法的榜样,但他们不是偶像。所以,在这里圣徒保罗有两个很大胆的地方,一个他以父母和子女这样的比喻来形容他们的关系,第二个,他公然的要求这些信徒效法他。你们听过很多经文说效法基督吧?其实基督在马太福音23:9里面讲,“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那保罗为什么在这里以父来自居?添加文件

耶稣在马太福音这段经文里面是把地上的父与天上的父做一个对照,表明这个父是指到一个生命主权的关系。在这个生命主权的关系上,耶稣在这段经文里是来责备文士跟法利赛人他们的律法主义,他们喜欢会堂中的高位。又说,而是说你不要跟这个地上的任何罪人建立那种生命主权的关系,在那个生命主权的关系上,惟有天上的耶和华才是你的父。因此,我们比较反对天主教他们称神职人员为神父,因为这不是指到一个头衔,这也不是带着生命关系的一个职份,耶稣基督没有在教会里设立一个职份,叫父亲或者母亲。

但是保罗为什么在这里提到父母的比喻?这是一个比喻,这不是表明生命主权的关系,因为在这里他并不是把这个地上的父或者教会里的父跟天上的父来做一个对应,他是把父母跟师傅做一个对应。他是来表明传道人或者使徒对于会众的一个关系,所以他说“我在耶稣基督里面用福音生了你们”,这是指到他和那个蒙恩得救之人的关系。他说,“提摩太在主里面是我所亲爱、有忠心的儿子”,这是指到保罗跟提摩太之间个人的一个生命关系。如果我们看到在帖前2章,保罗在那里,再一次用到父母的比喻。但是,在那个地方他不把自己比作父亲,他把自己比作母亲。在帖前的2章6-8节,他说“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向别人求荣耀,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我们既是这样爱你们,不但愿意将神的福音给你们,连自己的性命也愿意给你们,因你们是我们所疼爱的。”为什么他用父母的比喻?就像我们很多做爸爸妈妈的,我们愿意把性命给我们的孩子。

所以,在这里保罗并不是强调那个父的身份,他也不是在强调到底是父亲还是母亲,他在一个地方用父亲的比喻,在另一个地方用母亲的比喻,那是在讲到一种生命的关系,是在讲那种慈爱,也讲到那一个管教。他是叫更多教会中的弟兄姊妹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情感,来理解我、使徒与教会之间的“生命相交”和他所传递的主耶稣基督的道。

在罗马书里,保罗也称亚伯拉罕为父。他说亚伯拉罕是信心之父,说亚伯拉罕是受割礼的记号,叫他做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并且他又做那些受割礼之人的父。当然,你说亚伯拉罕做受割礼之人的父是能理解的,因为在肉身上他就是他们的祖先。但是,保罗说亚伯拉罕也做那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这个是什么意思?当然也不是指到耶稣所说的,你们不要称地上的那个人为父,那种生命主权的关系。保罗在这个地方说,如同你们是我亲爱的孩子一样。他指的是他们之间那种生命的关系、那种效法的关系、那种相识的关系。

二、在基督里的“忠”和“孝”

在罗马书4:12说,亚伯拉罕做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他这个地方讲的是做父的意思,不只是说肉身的关系亚伯拉罕自己为父,而是你照着亚伯拉罕的信心的这个踪迹去寻、去行,他就是你的父。中国古代讲“不孝子”,什么叫不孝子?不孝子就是不效法他父亲的人,不按着父亲之踪迹去行的人,我们就说这个人是不孝子。不孝子不是指你对你爸爸不好,你对你爸爸很好,你爸爸做什么你都跟他,你走的任何道路、你整个的价值观、你一切的选择,全部跟你的父母相反。不过你父母生病的时候,你还是老老实实马上要回去、你会对他很好,但是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你这个叫不孝子。不孝子的意思不是说,爸爸生病的时候你没有拿钱回去,是说你不效法你的父亲,你不照着你父亲的踪迹去行,你父亲所信的不是你所信的,你父亲的价值观不是你的价值观,这个叫不孝子嘛。所以在《论语》里面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就是说,父母健在的时候,观察他的志向,父母去世了,就要观察他的行为,三年不更改父母的为人之道,那么他的行为就能算是孝了。为什么朋友会说三年不改其道?因为我们地上的父亲都有问题、有缺点,三年不改就可以,然后三年之后就把他的东西去掉。

那什么叫基督徒?在这里,保罗说,我好像你们父亲,你们好像在耶稣基督里面用福音生了你们,你们是他忠心的儿子。提摩太难道是对保罗忠心吗?难道是对个人忠心吗?当然不是对个人忠心,但是也跟个人有关系。就是对保罗所传讲的神的道为中心,就是对父传讲的道忠心。所以我们叫做什么?我们叫做一代信主之后,就不是三年不改其之为不孝,就是一生不改其志,一生不改父之道为之孝也。所以弟兄姊妹,做基督徒一定要做孝子,不要做不孝的基督徒,就是不遵照那信心之父踪迹去行的,就是不照着你生命当中所领受那个神的道去做的,而改其志,那都不是忠心的儿子。

在这一周, 6月30号大家都看到一个消息,就是家庭教会的前辈谢模善牧师,93岁的谢模善牧师在6月30日正午12点30分,我记得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时间,就是在共产党90周年的前一天正午十分回家,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交棒时间。就像他生前的时候说,你们这一代就要带着异象继续走下去。这是交棒的时间,之后是我们。我们的父辈已经离开了,他是家庭教会的父辈,他是我们的父。在什么样的意义上说他是我们的父?就是保罗在这个地方所说的那种意义,不是指生命主权的关系,是指到那一个圣徒的那个生命的踪迹,是指到在主的教会里面那前代的圣徒跟我们生命的关系,是指到那一种传承。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看见他的焦点,就是保罗使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来描述他跟信徒的关系,这是对使徒信的一个另一种的诠释。什么叫使徒信?你不是把它单单理解成一个教义的传承,当他用到父母的这个比喻的时候我们就看到:对,它是有一个教义的传承。但是这个教义的传承里面却是那么的亲密,却是有血有肉的。所以使徒信表明一种亲密的关系,保罗用“父”表达这种比较亲密的关系。使徒信意味着代际的传承,保罗用父跟子的关系来表达这种代际的传承。信仰始终要从保罗那一代传给提摩太那一代,信仰始终要从谢模善牧师那一代传到我们这一代。使徒信也意味着一个权威的次序,保罗也用这个父亲的比喻来描绘这种权威的次序。所以,他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来对使徒信做了一个亲切的、温柔的、在温柔当中仍然有严厉的这样子的一种诠释。

三、教会就是神圣家族

老实说,如果你去看旧约,我们唱那首《以马内利恳求来临》,在那里面它称以色列的民族是什么?歌里面提到一个词“神圣的家族”,神的儿女是一个神圣的家族。旧约时代的以色列是一个血缘的家族,所以他们在肉身上是亚伯拉罕的后代,但是保罗在这里用家庭的关系,来描述新约的圣徒的群体。他暗示,教会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个代代相承的神圣家族,在这里我们看到信仰的一个传承性。信仰的传承性,不是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乃是通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在旧约的时代,我们常常看到有两个词在圣经中使用 ,一个是追想,先知不断地带领以色列人去追想,不是往前看,是往后看。在申命记32章7节说,你当追想上古之日,思念历代之年。问你的父亲,他必指示你,问你的长者,他必告诉你。在诗篇78篇5-6节,因为,他在雅各中立法度,在以色列中设律法,是他吩咐我们祖宗要传给子孙的,使将要生的后代子孙可以晓得,他们也要起来告诉他们的子孙。基督教信仰是一个历史性的信仰,甚至我们可以说,基督教信仰是一个家族性的信仰。当然这不是一个肉体的家族,因为凡渴慕主的福音的人都可以来,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在基督里的一个神圣的家族。所以,保罗说师傅说的以外,当然这是一个夸张,在我们信主的历程,我们读书会受很多的影响,我们有很多的师傅。哪怕是中国古人说“一字之师”,哪怕是弟兄姊妹在一件事情上曾经指正我,那他也是我的师傅。

但是保罗却在这里有一个大胆的比喻,有一个关系的跳跃,他说,基督教信仰不只是教导和学习,不只是师傅跟学生,基督教信仰是父母跟子女。会众如同家人一样,你还记得耶稣怎样讲?当外面有个人说你的妈妈、你的家人来找你来了,耶稣怎么说?耶稣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凡遵循神旨意的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这就是在耶稣基督里的这个神圣的家族,凡遵循神旨意的,凡信靠主耶稣基督蒙他宝血所救赎的,我们就在那个神圣的家族当中。保罗对哥林多教会说,我责备你们不是为了叫你们羞愧,乃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乃是因为我们在这个神圣的家族里面,我好像父母一样愿意把性命都给你们,你们好像我亲爱的儿女一样。我责备乃不是这个导师在责备研究生,乃是父母在责备儿女。导师责备研究生的时候不见得心里会流泪、流血,但是父母在责备儿女的时候,他的心里面会流泪、流血。所以,保罗用这种关系也来告诉我们,会众如同家庭的关系,虽然我们常常说“我们是弟兄姊妹、我们是家人”,但我们很少、我们没有更深地来经历和思想这种神圣的家族关系。

你看整个新约,所有的使徒他们都把教会当中的成员称为是弟兄。彼得说,弟兄们你们要亲爱教中的弟兄,使徒雅各说,弟兄们你们不可彼此的批评如若论断弟兄批评弟兄就是批评律法,彼得说,你们也要虔敬还要加上爱弟兄的心,也要爱弟兄的心,还要加上爱众人的心,这个地方的众人就是弟兄,相对这个众人的意思,就是不信主的人,就是指到世人,就是你们要像在教会里面爱自己的弟兄,因为他们是你的家人。还有你们有爱自己家人的心,你们还要去爱那现在不是家人的世人,传福音给他们。但是很清楚的,彼得在讲到基督徒那个敬虔生命的品格的时候,他是把这个分成两个阶段的,就好像说,人若不看顾这个家里的人就比不信的人更不如。他首先说,你们要爱教会当中的你的弟兄姊妹,首先是要在神圣家族的里面,视你的弟兄姊妹为弟兄姊妹爱他们,然后在加上爱世人的心。

所以,在那一切的患难当中,使徒约翰在拔摩海岛上,启示录1章9节说,我约翰就是你们的弟兄,和你们在耶稣的国度、忍耐里一同有份的。这个宝贵的安慰是来于自弟兄的。保罗在写给帖撒罗尼迦教会的时候,他们在大难灾害当中,他在帖撒前1章4节,被神所爱的弟兄啊,我知道你们是蒙拣选的。他用两件事情来安慰那些受到患难当中的弟兄姊妹,第一件事情就是你们是被神拣选的,你们是神所爱的。第二件事就是我是你们的弟兄。所以,我们看到约翰一书2章14节,在教会里面,我们都是弟兄姊妹,那么我们要不要尊重我们教会中的长者?我们要不要叫一声伯伯、阿姨、奶奶?我们看到约翰一书2章13节,约翰写信给教会他怎么说,他说,什么叫少年人,什么叫小子们?他们讲的少年人比我们这边用的少年的概念更大,因为后面还有小子嘛,小子就是儿童主日学的,少年人就是青年团契,父老就是像夫妻团契、恩慈团契。所以,约翰在这里写信就是这样写的,恩慈团契的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你们在这个教会中时属灵的长者,你们认识那从起初原有的。青年团契的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胜了那恶者,因为你们一天都在跟你们的情欲作战,你们胜了那恶者。主日学的小朋友们,我曾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父,你们不但认识你们在地上的父,你们也认识你们在天上的父。

四、教义在会众中的传承

在教会当中,你看到这个约翰所给出来的这个画面,教会是什么,教会是充满了父老,教会充满了姐姐,充满了哥哥,充满了妹妹,充满了弟弟这样的一个场景。充满了父母,充满了子女,是一个神圣的家族。所以,以弗所书里面说,你们做儿女的,要在主里面听从父母。当保罗在这个地方用父母子女的关系来指代整个教会在耶稣基督里这种亲密生命关系的时候,他也是用家的概念,用“灵里面的家人”这样一个关系来指到父母的两点。第一,父母爱自己的孩子;第二,父母要管教自己的孩子。他在最后那一个对照,慈爱和刑杖。我们可以再看一个地方,提多书5章1节,讲到教会里面的会众的时候,同样的,不可严责老年人,只要劝他如同父亲,劝少年人如同弟兄,劝老年妇女如同母亲,劝少年妇女如同姐妹。所以,教会里面那一个教义传承的关系,那一个将主的道带给彼此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关系?是父亲、母亲、弟兄姊妹的关系,是家庭建造的关系。

在中国继承法里面讲这个法定的继承,如果你死了,没有留下遗嘱,你的所有的遗产归谁?在法律上,那个法定的继承人就是有两类。一个是配偶,一个是三代以内的血亲。你的孩子,你的父母,然后祖父母外祖父母,这个就叫做法定的继承人。什么叫三代以内的血亲?儿子是一代,到爸爸是二代,到爷爷是三代。这个就叫做三代以内的血亲。那你是一代,你爸爸妈妈是一代,然后你爸爸妈妈一母所生的你的弟兄姊妹算第三代。弟兄姊妹也是叫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叔叔呢?叔叔就不一样了,你一代、爸爸一代、爷爷一代,爷爷还有一个孩子是你的叔叔,就是第四代了。什么意思呢?我就是用这个比喻,教会里没有叔叔,教会里没有舅舅,教会里没有侄儿、侄女,教会里统统都是弟兄姐妹和父母、儿女,教会里统统都是三代以内血亲,这就是这个神圣的家族。我们在耶稣基督的宝血里面,我们是赋有属灵法定继承权的人,耶稣基督的道和祂的生命,曾经在我的生命当中乃向世人做见证,这就是整个教会的遗产,我们是赋有那属灵的法定继承权的,我们是三代以内的血亲,我们是在耶稣基督的宝血里面的血亲。我们的关系就是血亲,不是靠着人的血,是靠着神的血,是靠着基督的血。

保罗在这里讲到一种关系,叫信徒们来理解他的责备和他的教导,教会不是建立在一个权利本位上的社团,教会是建立在基督宝血里面的神圣家族。我们面对的所有问题都必须回到这个关系里面才能解决,视我们是一个神圣的家族,视我们为血亲,而不是视我们为一个社团。基督教信仰不是老师和学生的信仰,而是父母与子女的信仰,基督教信仰不是导师和研究生的信仰,而是丈夫和妻子的信仰,基督教信仰也不是公民和功利的信仰,而是兄弟和姐妹的信仰。

第二个,使徒性意味着代际的传承,始终要把棒交给提摩太这一代,使徒约翰离世后又把这棒交给了初代的教师们,路得那一代始终要把棒和生命的传承交给加尔文那一代。今天家庭教会的前代圣徒们,在最近的一、两年我们看到许多前辈圣徒离开安息天家。于立功牧师、陈忠道牧师、袁相程牧师和师母、谢模善牧师相继都离世,今年也是宋尚杰、纪之闻和倪柝声诞辰110周年,我们始终活在一个信仰的代际传承的当中。保罗在这里用到父母与子女的比喻,乃是表明说,基督教是一个保守的信仰,基督教是一个传统的信仰,没有人可以离开传统,没有人可以离开使徒的传承,离开生命的道在我们当中的那种触摸,而能够独自从神领受。所以,保罗说你们有什么不是领受的?你们有什么不是从你们的前辈的圣徒,在他那个地方有特别的讲,是从我们这几个使徒所立的根基上而来的。

昨天我也有写到几句话:“正因为我们的传统,每个人才知道了他是谁。”我们在主日的时候一起诵读使徒信经,你们就知道我是谁。因为今天在其他的教会里也在诵读使徒信经,今天在美国人的教会里面,日本人的教会里面也在诵读使徒信经。200年前、300年前也在诵读使徒信经,谢模善牧师在他50年前的教会里面也在诵读使徒信经。所以有人比喻说,如果一个人生病了躺在病床上,他已经认不出他的亲人来,一个人若是认不出他有亲人,他也就认不出自己来。一个人若是认不出他的弟兄姊妹,他也就认不出他自己来。但是藉着那一个使徒的教训,藉着那一个主的教会在历史当中的传承,藉着圣经、藉着使徒所立的根基,保罗可以认出奥古斯丁来,亚他那修认可以认出加尔文来,谢模善也可以认出你来。但是请容我说,达摩肯定很难认出孔子,很难认出马克思,偶像的口号就是与时俱进。但是我们是更追随前辈,我们乃是领过父辈的信仰,我们的孩子又要领过他父辈的信仰。这就是保罗用到父母的这个比喻,代际之间的传承。

有天我对蒋蓉师母说:“当王怡认不出蒋蓉时,王怡也认不出他自己,当王怡不记得蒋蓉时,王怡就就不再是王怡。”这像情诗啊,这是神学,这是我们的信仰。当你失去了关系,你就失去了你自己;当你认不出亲人的时候,你就认不出自己;当你认不出使徒信经的时候,你就不再是基督徒了。当你没有持守使徒的教训的时候,你不知道你是谁,你就离开了这个神圣的家庭,因为这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相信,过去已经决定了未来,因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因为耶稣基督死而复活——这是我所相信的一个事实——因为五旬节圣灵降临,因为使徒已经立下那无人能更换的根基。因为主的教会,他所传讲的道一代一代地到了我自己的身上,不与过去相连的,就不可能与未来相连。今天这个世界,他们认为可以离开过去,他们可以梦想未来,但是没有过去的人就没有未来。我们相信圣经,就是相信过去已经决定了未来。基督教信仰是历史性的信仰,基督教信仰是从父母到子女的信仰。你如果看不见使徒的时代,看不见改教的时代,你就一定看不见新天新地——你不可能离开使徒的根基而看见新天新地,这就是我们的信仰。

五、教会面对的世俗化挑战

你知道今天哥林多教会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就是世俗化的挑战。世俗化的挑战是什么?就是以为“新的就是好的”,就是以为最新的就是最正确的——新的潮流、新的时尚就是新的福音。这是哥林多人所面对的那一个希腊的世界对他们的挑战,也是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极大的挑战。

这一周,我在网上看到孙海英和吕丽萍夫妇因为反对同性恋的问题,受到了网上很大的(压力),我看到很多弟兄姊妹也在网上参加了一个投票,在那个投票里面我看见,反对同性恋的人只有百分之五,这差不多相当于基督徒占中国人口的比例哦。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将要面对的那巨大的逼迫是什么?不是来自于政府。我看到,台湾金马奖评委主席侯孝贤发了一个声明说,虽然我们每一年都要邀请金马奖上一届的得主过来颁奖,但是鉴于吕丽萍发表了这样的言论,我们决定不请她来了。这个跟你在家庭教会聚会,然后被政府警察上门来找你,其实是一样的——一样是要掉工作的,一样是要失去被人尊敬的,一样是要失去很多就业机会的,尤其是对于这些公众人物来讲。我希望大家为他们两夫妇来祷告,我觉得他们很难得,他们能公开的来宣告他们的信仰和他们的价值观。

我们将来会面对越来越多这样子的挑战,就是:我们怎么来持守那一个古旧的福音,那一个看起来非常非常老土的一个信仰?他跟这个世界的新潮、潮流和时尚完全不一样,跟这个世界所以为的那种“政治正确”的观念完全不一样——以这个世界所以为的、按照它的方法所以为的,那种权利的意识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美国六个州现在通过了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而且美国的参议院制定了一部法案——那个法案更好笑——该(那个)法案是禁止在公共厕所里面歧视的法案。就是说,如果你在公共厕所,看到一个男的进到女厕所,你不能尖叫,因为他当自己是女的。所以,一个人认为他是女的,他就是女的,一个人认为他是男的,他就是男的,你不能歧视他,他可以自由选择进哪个厕所。你看,这个世界已经堕落到这个地步。我很喜欢一首英文的老歌《I’d rather be a old-time Christian》,我宁愿是一个老派的、保守的、老土的、古旧的基督徒。

我们是一个家族,我们需要彼此的鼓励和彼此的扶持,我们之间对生命、对信仰的一切的持守都是在这个“父母、子女、弟兄姊妹”这个关系里面,我们是家人。我记得在上一次,一些传道人在讨论说,要不要支持北京守望教会?有一个同工讲到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说,虽然我们看法有一些不一样,但是以色列人不帮以色列人就没有人帮以色列人。他说的以色列人是指到基督徒,神的儿女不帮神的儿女,就没有人帮神的儿女,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保罗在这里用父母和子女的比喻来形容传道跟信道之间的传承关系,这不仅是一个知识上的领受,这乃是生命当中的一个传承。

六、教会史上的三次“民运”

历史是什么?历史是很美的,历史是上帝爱的舞台,历史是上帝爱的管道。使徒的教训、古旧的福音、信心的传承、教会的传统、归正的教义,这些都是我们今天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来委身教会、谦卑我们自己的起点。我们看到今天的教会面临非常大的一个危机,就是藐视这些,就是轻视这些。这些叫什么?叫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是我们日常的信仰生活。我们如何来教养子女呢?如果你有两个孩子,哥哥和弟弟打架了,你怎么教育他们?你不可能说你们俩是平等的,你们俩自己商量投票解决,你一定不会这样的。你说,你是哥哥,哥哥要照顾弟弟;你是姐姐,姐姐要保护妹妹。你们是不是这样子教导的?是。家人是什么意思?家人就意味着,特定的身份和特定的责任,没有一个家庭是建立在个人主义跟权利本位之上的,家庭的关系永远建立在每一种独特的身份和由那个身份所来的独特的责任之上。在一个家,只有一个人是妈妈,在一个家只有一个人是爸爸。在一个家好几个,可能是哥哥。你是长辈你要多为小辈负责任,你是年轻人就要尊重属灵的长者。

所以,弟兄姊妹们,你们要问你们自己——在这个教会中,如果你们信主时间较长的,如果你是年龄比较大的——你们应该想:我在这间教会中如何扮演那属灵的父母的角色?我有没有爱那些小辈?我有没有好像我是厚着脸皮想跟他们平等?你当然是跟他们平等,但是在你父辈的责任上,你跟他们是不平等的,因为你是长者,你要爱他们,你要把你的命拿出来给他们。如果你是个年轻人,如果你是个信主两年的人,你有没有带信主刚刚一个月的?你是姐姐,你有没有在这间教会上扮演姐姐的角色?你是哥哥,你有没有在教会里面扮演哥哥的角色?你就说他是侄儿(会众笑),刚才讲了,教会里没有侄儿,只有兄弟跟姐妹,只有父母跟子女。所以,保罗在这里说,家庭意味着什么?家庭意味着次序跟角色的区分。我们为什么成为一家人,不是因着我们的有,是因着我们的无——我们在神面前一无所有,我们在神面前全然败坏,我们没有什么可夸的。我们是因着那个“无”而被上帝无条件接纳,我们是因着“无”而成为了在神面前平等的人,不是因为我们“有”在神面前成为平等的人,因此我们也必须因着我们的“无”来接受上帝在我们当中所设立的次序、权柄、不同的角色、不同的托付、不同的恩赐、不同的遭遇。

哥林多教会似乎是以一种希腊式的更民主化的一个观念来理解一个基督徒社群,但是保罗却延续了旧约时代的这个神圣家族的观念,以父母和子女、慈爱和刑杖的批语来否定了这种——我称为圣经历史上三次“民运”。第一次的民运,就是我们讲到的“旷野之春”,可拉一党、利未人他们离弃先知和祭司,要求人人平等的治理权柄,就是在民数记16章;第二次民运“迦南之春”,就是在撒母耳记上8章,以色列他们的众长老一起起来离弃长老,要求为他们立王;第三次就是在哥林多,我们这里读到的“希腊之春”,就是哥林多人他们这些平信徒的领袖藐视使徒的权柄,形成多党争竞的局面,而这一次的挑战一直延续到今天。这三次神圣家族当中的“民运”都企图效法地上社团的模式,而去反对圣约之下“神圣家族”的观念,教会一旦离开了肢体之间家庭的关系,而以一种非家庭身份的、世俗结社的模式所影响,教会就会失去对基督身体的建设。因为我们在一起,就是耶稣基督的身体——我们是耳朵和鼻子,我们是手和足,我们不是有公民和公民之间的情谊,我们乃是有手足之情。

有一次,有一个主人,他的孩子跟仆人的孩子一起犯了错,那父亲就把他们叫到一起,一起责打他们,一人打了二十下鞭子。主人的孩子在二十年以后,他跪在父亲的病床前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的悖逆,他向着他的父亲哭泣认罪。而这个仆人的孩子,二十年后他怀恨在心抢夺了主人的家产。同样的错都在错,同样的责打都挨打,但是不同的结果。为什么?因为不同的生命的关系。所以,保罗在这里说,我是愿意在你们当中做父母,我愿意将我的性命都给你们。我们以前讲保罗是第三条道路,世俗的道路仍然来自权威主义的道路,第二是反权威主义的道路,但是保罗却开出另外一条道路。怎么来平衡神的儿女当中的权威和神的儿女当中的亲密呢?保罗开出了第三条道路,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神圣家族的道路。

我们一起低头祷告:

天父上帝,求你来帮助你的教会弟兄姊妹建立那亲密的生命关系。我知道我们是我们所亲爱的弟兄姊妹,保罗说求你们来记念我在各处所教导的,保罗说我愿意以温柔慈爱的心来到你们的当中,不过求你赐你的教会在代际当中的传承,使我们今天可以接过家庭教会生命的传统,也接过改教运动归正的传统,也接过教会的时代、使徒的时代,那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不断地在地上教导,不断地来效法那些效法基督的人,在我们被所传的那使徒的教训有忠心。

天父我求你,赐我们在我们当中有那权威的次序,这权威的次序是建立在父母子女、兄弟姊妹亲密的关系之上。我们当中有警戒,我们当中有提醒,我们当中也有刑杖,但是如同保罗所说的,我们不愿意我们当中有刑杖,我们只愿意看见那温柔慈爱的心。但是我们却知道,主啊你所疼爱的你就责备管教他,因为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我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而不是儿子了。

主啊,我们所领受的是你管教我们,我们所领受的是你爱我们,你作为父来怜恤我们,你作为父来管教我们。主啊,愿意你在这个教会当中,求你来带领教会的牧者。主啊,我们实在看见保罗那样的榜样,孩子在你的面前悔改,孩子知道没有办法做到这样子,孩子知道孩子生命当中一切的亏欠,求主你能够来怜悯我们。你也带领教会中的每一位同工,每一位小组负责的同工,在自己弟兄姊妹的面前,都有一颗父母的心肠。也带领教会当中属灵的长者,教会当中年轻的弟兄,他们彼此之间在这个神圣的家族当中,有这样一种亲密的生命的关系。做儿女的有做儿女的样子,做属灵父母的有父母的样子,做哥哥姐姐的有做哥哥姐姐的样子,做弟弟妹妹的有做弟弟妹妹的样子。

主啊,我们就在这个世界的面前活出属乎你自己的那个国度,在思想、意志、情感上面,主啊,都被你的道所管理。我们要领受那使徒的教训,不只是一个理性上的,不只是一个思想上的,乃是一个在生命的传承上的。师傅虽有一万,为父的却是不多。我们为我们生命当中曾经把你的福音带到我们生命当中的,在我们生命当中做父亲的、做母亲的每一位圣徒来感恩。主,我们也常常为他们来祷告,求你在我们当中看见这一个充满了父老,也充满了弟兄姐妹,也充满了我们子孙后代的这样的一间教会是属乎你的!感谢赞美神,祷告奉主耶稣基督的名求。阿们!

打印